高档手工白铜蟹八件 铜_奇瑞导购网
商品详情
  • 高档手工白铜蟹八件 铜
查看
详情
配送费: 美丽包邮
卖点: 纯手工精致打造而成,刻花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制成蟹八件,使这一手工艺品,更上一层楼。成为珍贵的收藏品及礼品。含收藏证书。

此套纯手工制白铜蟹八件由仅存的专门制作“蟹八件”的工匠所作-----康洪祥

中央电视台,苏州地方电视台、苏州新闻报都曾做过采访和报道。

  苏州老街一条七弯八弯的侧弄里,白天不时传来清脆的敲击声。进去看时,正在忙活的老人停下活计,转身取出一只锦盒,告诉你他正在加工这些产品。打开锦盒,里面是一套银光闪闪的工具:小榔头、剪刀、镊子、剔凳、盆子、斧子、签子、长柄勺,数一数,刚好八件。

它们,就是本文要说的“蟹八件”,而那位老人,就是现在仅存的专门制作“蟹八件”的工匠———康洪祥

“蟹八件”,顾名思义,是用来吃蟹的八件工具。许多人都觉得吃蟹太麻烦,帮助他们轻松吃蟹的“蟹八件”于是应运而生。专家们考证后发现,“蟹八件”最早是明朝出现的,地点就在以“精巧”著称的苏州,《红楼梦》里也提到过类似的吃蟹工具,难怪有人一说到“蟹八件”就会想到王熙凤。

然而,“蟹八件”价格不菲,买得起的人家毕竟不多。因此,历史上加工“蟹八件”的店家数量一向很少,掌握这门技艺的工匠同样少得可怜,到现在已濒于失传。今年68岁的康洪祥说,解放50多年来,他从来没有听说哪里还在生产“蟹八件”,哪里还有“蟹八件”工匠,他应该是现在全国唯一能制作“蟹八件”的老工匠了。

康洪祥学到“蟹八件”制作技艺纯属偶然。原来,他的继父丁连生是平桥直街“丁顺昌”铜匠店的业主,康洪祥子承父业,小小年纪就学到了不少铜匠技艺,手炉、脚炉、烫婆子、蜡签……件件都做得有模有样,平桥直街一带的居民,都亲切地叫他“小铜匠”。当时,大成坊也有一家铜匠店,业主是丁连生的师兄弟。这家铜匠店经常承接“蟹八件”业务,由于人手不够,就将其中的四件放给丁连生加工。亲手加工过这些吃蟹工具的康洪祥,从此对“蟹八件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
解放后,“蟹八件”作为资产阶级腐朽生活的象征,被打入了冷宫,许多中青年人更是连听都没听说过。直到七八年前,上海有媒体报道,一位海外华人想觅一套“蟹八件”,可跑遍上海都没找到,人们心底尘封已久的“蟹八件”才重新被提了出来。看到这一消息后,康洪祥很受触动,他说,如果他再不生产“蟹八件”,这门传统技艺真的要失传了。
于是,他购买了一批白铜,凭着当年的记忆,从加工毛坯开始,再到粗加工、细加工,最后抛光、刻花……最难做的是盆子,一是它不在康洪祥小时候加工过的4件工具中,二是加工难度本身比较大,一不小心底部就会有缝隙。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摸索和反复试验,一套凝聚着大量心血的“蟹八件”终于问世了,康洪祥这才露出了会心的微笑。
“之所以选择白铜,是因为白铜不易生锈”,康洪祥介绍,八件工具中,小榔头和剔凳是用来敲开蟹螯的;盆子用来放醋,长柄勺既可舀醋,还能开壳;剪刀是用来剪开蟹脚的;斧子可以挖蟹黄;签子用来刮去蟹鳃;镊子则可以夹出蟹肉……有了这套工具,蟹肉就能轻松而完整地挖出来了。
在古玩市场,那些已经变色的“蟹八件”前些年就得卖2000多元一套。康洪祥的“蟹八件”价格在600元至1000元一套,锦盒装的便宜点,榉木的和红木盒装的贵一些。
“这其实只收了点人工费和材料费”,康洪祥说,因为生产一套“蟹八件”要8天时间,去掉材料费,人工费只能算到四五十块一天。他还想着生产袖珍型“蟹八件”,让爱好者收藏。
“有市场才有传统工艺的未来”,身体状况欠佳的康洪祥担心的是,他家比较难找,要让“蟹八件”走向市场并非易事。他说,要是也能像铜脚剪刀一样在观前街有个窗口就好了,届时,看到“蟹八件”好卖,一定会有人愿意继承这门传统技艺的。

本网站上所发布的文字图片均收集自互联网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,请您联系我们(woaini#foxmail.com)删除!
奇瑞导购网版权所有@1997-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