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品中药材苦木土樗子苦皮苦胆木熊胆树枯木毒蛇咬伤500g保证质量
别名土樗子、苦皮树、苦胆木、熊胆树。
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 (D.Don) Benn. 的枝和叶。
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。树皮灰褐色,平滑,有灰色皮孔及斑纹,小枝绿色至红褐色。叶互生,羽状复叶,小叶9~15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4~10cm,宽2~4.5cm,先端锐尖,边缘具不整齐钝锯齿,沿中脉有柔毛。伞房状总状花序腋生,花单性异株;萼片、花瓣、雄蕊及子房心皮绵4~5出数。核果倒卵形,3~4个并生,蓝至红色,有宿萼。花期4~6月。
生于山坡、山谷及村边较潮湿处。产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。
采制全年可采,晒干。
性状枝圆柱形,直径0.5~2cm,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,有细密纵纹及点状皮孔,质脆;木部段块块片状,黄色;叶为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。气微,味极苦。
化学成分含苦木内酯A~N(nigakilactone A~N)、黄楝素C~G(picrasin C~G)、苦木半缩醛C~C,并含苦木酮(nigakinone)、甲基苦木酮、Ⅰ-羟甲基-β-卡波林(Ⅰ-hydroxymethyl-β-carboline)等。
性味性寒,味苦。
【别名】苦皮树、苦树皮、苦皮子、苦胆木、赶狗木、熊胆树、土樗子
【来源】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 (D. Don) Benn. 的干燥枝及叶。夏、秋二季采收,干燥。
【制法】除去杂质,枝洗净,润透,切片,晒干;叶喷淋清水,稍润,切丝,晒干。
【性状】本品枝呈圆柱形,长短不一,直径0.5~2cm;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,有细密的纵纹及多数点状皮孔;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整,淡黄色,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。叶为单数羽状复叶,易脱落;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近无柄,长4 ~16cm,宽1.5~6cm;先端锐尖,基部偏斜或稍圆,边缘具纯齿;两面通常绿色,有的下表面淡紫红色,沿中脉有柔毛。气微,味极苦。
【鉴别】
(1) 本品粉末黄绿色。叶的上表皮细胞多边形;下表皮细胞气孔甚多,气孔不定式。叶肉细胞中含众多草酸钙簇晶。纤维成束,细长,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,偶见方晶,形成晶纤维。
(2) 取本品粉末1g,加甲醇10ml,冷浸过夜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苦木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 B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,以氯仿-甲醇(17:3) 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,寒;有小毒。归肺、大肠经。
【用法用量】枝 3~4.5g;叶 1~3g。外用适量。
【贮藏】置干燥处。
【摘录】《中国药典》
本网站上所发布的文字图片均收集自互联网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,请您联系我们(woaini#foxmail.com)删除!
奇瑞导购网版权所有@1997-2021